中国开放获取践行者和引领者—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实践方: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创建时间:2009
开放科学要素:开放科学知识、开放获取、虚拟开放科学基础设施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简称文献中心)是中国科学院的图书馆,也是一家具有培养图书情报和档案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型机构。从本世纪初开始,文献中心就参与国际开放获取活动,对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的实施路径进行了多种实践探索和尝试,举办中国OAWEEK(2012年开始),中国合理使用周(201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2009年,后来拓展为中国开放科研知识云),建立参与SCOAP3,签署OA 2020倡议,举办OA培训、数据管理讲座。在金色OA的道路上,自2012年以来一直与BMJ和IOP合作,资助CAS作者出版开放获取论文。2020年,文献中心为一些STM期刊实施了开放存取转型协议。是中国首家开始开放转换的图书馆。文献中心出版多份OA期刊,如数据共享和数据重用研究领域的《数据智能》。建立了GoOA(Go to Selected Open Access Journals)以提供高质量的OA期刊和OA论文服务,建立了OAinOne开放学术资源汇聚平台以支持研究人员的知识获取、数据挖掘。建立了开放学术交流的预印本平台ChinaXiv,是中国最具权威的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2021年,在UNESCO发布开放科学建议书之后,文献中心继续秉承开放式学术服务理念,构建开放知识基础设施,打造科技论文和科技信息的开放交流平台,支持中国开放创新生态建设。

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参与国际开放获取活动,以张晓林馆长为代表,对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的实施路径进行了多种实践探索和尝试,2009年推动中科院建设机构知识库网格,2012年开始举办“中国开放获取周”,2014年推出“中国合理使用周”研讨,2018年签署OA 2020倡议,资助中国科学院作者出在BMC、IOP等期刊发表OA论文,2020年、2021年签署OUP期刊、ACM期刊的开放转换协议,是中国首家开始开放转换的图书馆。同时,汇聚全球优质OA期刊和论文,建立GoOA平台以提供高质量的OA期刊和OA论文服务,建立的开放学术交流的预印本平台ChinaXiv,是中国最具权威的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在2021年UNESCO《开放科学建议书》发布之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继续秉承开放式学术服务理念,构建开放知识基础设施,支持中国开放科学创新生态建设。

16.png17.png18.png